乐鱼电竞“咚、咚……”清晨雾气渐散,鸡鸣犬吠未消,在自家沙县小吃店门前,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村民俞和传正站在一块厚木案板前,用手里厚实的木锤一下下结实地砸着案板上的猪肉,手起锤落间,扁肉的肉馅儿做成。
小店开在俞邦村“寻根追味”小吃街上,从矗立着“沙县小吃第一村”几个大字的村口石头边走进,沿着大路再走上几步就是。这两年小吃街提升改善,原先的水泥路改成了青石板路,街边小吃店高高挂起旌旗招牌,更显古韵。家家户户把餐台推到店门外,一掀开锅盖,烟火气扑面而来。
俞和传擦了擦额角的汗,抬头看了看好日头,琢磨着“今天村里游客应该不少”,于是更卖力地备起食材。再放下木锤,抬头就看见一个身影远远地从街头走来,俞和传招呼着:“老书记,早饭吃了没?”
来人是在村里先后当了27年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俞广清,他笑着高声答道,“来一份扁肉拌面。”
热气氤氲间,俞和传一边应和着,一边将包好的扁肉下了锅。扁肉在沸水中翻滚,拌面也散发出面香,用笊篱捞出,撒上葱花,淋上酱汁,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工夫,一碗扁肉汤、一碟拌面摆在了俞广清面前。
早间还没什么客人,俞和传干脆在桌边坐下,跟俞广清聊起了家常。说得兴起时,俞和传指了指自家小店说,“最近生意不错,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然后感慨“来过咱们村之后,这一年村里真是大变样了”。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福建考察。这是23日下午,习在三明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考察时,在小吃摊边同乡亲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2021年3月23日下午,习来到革命老区村——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
这一天可是俞邦村建村以来“最大的日子”。说起那时的场景,两人都历历在目,“跟村民们聊沙县小吃、唠家常,特别亲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地少,村里人很难靠种地养活自己。那时候,俞广清在镇上开了一家粉干厂,早早成了万元户,又选上村主任。成了“当家人”,就得为村民们的生计着想,怎么才能让村民挣上钱?开厂投入大,不是人人都能走这条路乐鱼电竞。于是他盯上了自家粉干店边上的一个小吃摊,门脸很小,生意却很好。
他先带着小舅子到省城福州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开了家沙县小吃店“试了试水”,用红纸黑字在小店外打上“一元进店、两元吃饱”的广告语,看着客人都往店里走,收益不错,就跑回村子里号召大家一起干。就这样,第一批村民跑出去、又一批村民出去了……到了2000年左右,村里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外地做小吃。“那时候卖小吃一年能起一层楼。”俞广清回忆说。
村民在外面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想回家盖房。1996年,俞广清从省外请了家规划设计院,给村里进行整体提升规划。在村口一棵老樟树下,他把图纸往地上一铺,召集村民们现场开会乐鱼电竞,大伙儿商讨后当场拍板“就这么建”。
在随后的10年间,原先散落在村子各处的人家“归拢”起来,拆了老房,盖起新房,沿着穿村而过的龙峰溪,建起一排排红瓦白墙的联排小楼。
村民们都跑出去做小吃,眼看着村里的地荒了,俞广清又扛起锄头做起了“田保姆”,承包下村民的地,几年下来规模越做越大,他在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专门种植农产品为沙县小吃提供配料,盘算着“小吃原料要从小吃村种出来”。
在2016年这一年,俞邦村发生了件“大事”。在当年的12月8日,当地小吃旅游文化节现场热热闹闹,俞广清从县领导手上接过“沙县小吃第一村”的牌子,登时笑开了花。第二年,一块描红着“沙县小吃第一村”7个大字的石头立在了村口。
“我们俞邦村村民出去得最早,发展得最好,富起来得最快,村子里建设得最好。”俞广清伸出4个指头说出4个“最”,语气掩饰不住骄傲。
但村口的这块石头也像压在俞广清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俞广清又琢磨,说到“沙县小吃第一村”,那就得有故事可讲,人来了有故事可看,而俞邦村自然要讲沙县小吃的故事。
一次偶然,让他脑海里的想法落了地。2017年的一天,俞广清正在邻村承包的庄稼地里劳作,发现有一户人家正在拆“老屋”。“老屋”是夏茂镇传统的建筑风格,看起来很有些年头,这让俞广清眼前一亮。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3万块钱的价格成交。
把这一堆“破烂”木头运回村里,再把村子一角的池塘填平,在平整的地上乐鱼电竞,按照房屋结构拼接起来,“像变魔术一样”让十几公里外的一间老屋在俞邦村的地上重新“长起来”,摇身一变成为“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馆里的将军米粿、洪武金包银、夏茂烤鸭……讲述着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也为俞邦村增添了一抹文化底色。
第二年,年过花甲的俞广清决定卸下肩上的担子,乐呵地当一名地里的“庄稼医生”。但他的眼睛始终没离开过俞邦村,看水泥路变成柏油路,看离村口不远的那条村巷“变身”小吃街,看村路变观光栈道,看溪里的一艘艘游船满载游客向邻村划去……俞邦村越来越漂亮,俞广清的心里也越来越敞亮。
要说过去一年的变化,兴许数俞邦村村民张昌松的感受最深。去年10月,俞邦村村两委换届,张昌松成了“来过咱村”后的首个新任村支书,带着全村的期许接过了“接力棒”。
“想过忙,但没想到这么忙。”说这话时,张昌松手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每天早八晚七,从村口到村尾,脚下没停过,被“一堆村里事”追着跑。担子虽扛在肩上,但看着村里头“一天一个样儿”,张昌松也乐在其中。
一年里头,不少人问张昌松“村里有啥大变化”。先说说“账面”上:去年,俞邦村被列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村民们吃上“旅游饭”乐鱼电竞,人均收入达到28320元,同比增长20%;村集体收入31.7万元,较上年近乎翻番。
习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从过去到现在,以至将来,沙县小吃始终是俞邦村的富民产业,在新起点上,得找对新思路。
“我注册了个品牌商标,把东西放到村里卖,不用花费一分钱,还有专门的人帮忙销售,我只需要把货架上的产品摆得满满的,收入自动就进账了。”得益于村里的沿街商铺客厅亮化工程,村民罗婵玉凭着拿手的“夏茂豆腐丸”将自家做的小吃预制品“搬”进俞邦村沿街商铺“客厅”进行展示和售卖。
过去一年,店里客人太多,俞和传忙不过来,今年就让原本在外开小吃店的小儿子把店盘了,回来给他“搭把手”。空闲时候,两个人就在店里包芋饺。“去年五一的时候,大巴车拉来了七八车人,店里食材没备够。”说这话的工夫,俞和传手上已经又包好了几个芋饺。
俞邦村不仅要自己“跑起来”,还要带动邻村“一起跑”。虎年新春伊始,张昌松便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夏茂俞邦片区农贸发展公司董事长。
当前,正以俞邦村为联建主村,联合周边长阜、松林、儒元、东街、西街等5个村,进行资源整合,农贸公司俞邦村占股20%,其余5个村各占股16%,注册商标,开发红边茶、酒水饮料、面干乐鱼电竞、酱料等系列产品。今年联村公司还计划在片区内流转土地800亩,引导村民种植红芽芋、黄精、铁皮石斛等小吃配料,打造沙县小吃标准化原材料生产基地。
眼看着村里人气越来越旺,迎来了发展好光景,张昌松一天要往村北边正在施工的民宿工地上跑好几趟,“到时候人来了,总得有地方招待。”
俞邦村的三任村支书,共同见证了俞邦村如何通过沙县小吃走上致富路。人民网 魏鹏飞摄
村里变化太快,有时候几天没回去,“老书记”俞广清就有些“晕头转向”。“老了老了,跟不上发展思路,还是得看年轻人的。”俞广清笑呵呵地“自嘲”。
张昌松在一旁忙接过话茬,“得亏您当初基础打得好,咱们一任接着一任好好干,争取把俞邦的名声在全国打出去。”
听了这话,俞广清笑得合不拢嘴,看着村口石头上“沙县小吃第一村”几个字,心里想着,俞邦村就跟自己地里的庄稼一样,“耕耘”半辈子,如今迎来了收获的好时候。(林晓丽、刘卿)